穿越了百年时光,岘峰岭古盐道上,既有世事浮沉又有悲欢离合;既有担盐的辛苦又有收成的喜悦
在天地清明的时节,我们去了芝英镇岘口村,踩在卵石砌成的道路上,一路鸟语花香,虽说已历经百年,但恍惚间,还能听到担盐的挑夫哼着俚语走过。
岘口村有条古盐道,上了岁数的当地人都知道。
“我没担过盐,但父辈担过,也听他说起古盐道的故事。”在村口,一位70多岁的老农告诉我们,祖辈们在这条岘峰岭古盐道上挥洒着汗水,也挑起了整个家庭的生计。
盐,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必需品。由于永康地处内陆,想吃海盐必须从沿海的城市引进来。古时道路不通,山路崎岖,车马难行,只能依靠挑夫的肩膀。
据康熙版《永康县志》、年第一版的《东阳市志》记载,永康东阳武义三地一开始所使用的海盐来自温州。但由于当时运输成本高、而温州的海盐又经常掺进了蛎灰,百姓吃了容易患病,自明朝嘉靖十五年(年)起,这三地都改从台州引进海盐了。
那么,台州的海盐又来自何处?据光绪版《仙居县志》记载,“盐法附:仙居县年销正引一千九百八十七引外,东阳、永康、武义三县,共年销正引四千五百十四引。”而在康熙版《永康县志》记载,永康一年要运进“台盐”引,约占三地的一半。当时所说的一引相当于公斤,也就是说当时永康一年要从仙居担进海盐60.06万公斤。这些海盐都要由挑夫一趟趟运送过来,足见当时盐道的繁忙。
岘峰岭古盐道的起点是一座看似普通的石板桥。然而这石板桥并不简单。“这叫蜈蚣桥,建于道光丁酉年(年),距今也有年了。”此行的向导关永武小心刮开了桥侧的泥土,露出了刻在上面的文字:道光丁酉年。这一座石板桥不年轻啊。至于它为什么取名蜈蚣桥?关永武也说不上来了,故事早已散落在时光里。
百年来,与蜈蚣桥相伴的,除了这桥下汩汩溪流,还有左侧立着的一块指路石碑——左上山,右壶镇。“往左边走可往公婆岩,往右边走能走到缙云壶镇,再走到仙居。”关永武说,这是老一辈说的路线,具体怎么走,他还没有考证过。
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上山,断断续续可见由卵石铺成的古道。这些卵石是古人精心铺设的,平坦且没有凸起的棱角,方便担盐的人们远行。不过,在时光长河中,从起点蜈蚣桥至终点杏桐园石卡门水库,这样的卵石路大约也仅存三分之一。
行约一个多小时,我们便走到了杏桐园,全程大约3公里,一路上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既有少见的桐花,也有杜鹃花。由于大多是平缓路段,一行人都不觉得累。但,那些担着百公斤盐一路从仙居挑回永康的古人累吗?
累。关永武告诉我们,他曾听到过这么一句俚语——“担盐两里半,不如孩子少生一个。”意思是说,要担盐走两里半的路,不如少生一个孩子,这样就不用为挣钱养孩子去担盐了。短短一句俚语,足见古人担盐的辛苦。
不过,担盐回永往往意味着收入的增加。关永武说,在当地还流传着这么一句俚语:“担到方岩象鸣畈,这担没卖就想着担第二担。”意思是说,马上就能把盐卖了,家里就多了收入。想到这里,大家又有干劲相约下一趟一起去担盐了。
随着时间流逝,担盐的行当消失了,这些俚语却流传下来了。它生动地向我们讲述了更多过去的故事。
永康距离仙居80多公里,中间还隔着丽水市缙云县。古道真的能通向仙居吗?在杏桐园,我们再次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在光绪版《永康县志》里,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县志记载:岘峰其阳有将军岩,两岩夹道离立,若人捍门,倘海寇由台而来,此亦扼险之一隘也。
关永武说,将军岩在当地的一个浪漫爱情传说里也曾提到过。相传,将军岩下面的一个山洞是将军和恋人躲雨时相遇的地方。想必这就是那位当时抗击经台州而来的海寇的将军吧。
从杏桐园到缙云再到仙居,这路到底怎么走?杏桐园村民告诉记者,这里确实可以通往缙云。以前每逢缙云壶镇赶集日,都会有芝英方向过来赶集的客人从村里经过,而每逢芝英赶集日,又会有大批新楼方向的老百姓,担着豆腐、黄柿等,陆陆续续经杏桐园、岘口前往芝英赶集。
又听说西溪、雅吕也有古盐道,那么,当时从仙居担回来的海盐,又分别担到哪里?我们将继续寻访下去。
(来源永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