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地名探究因处历山下而得名历城

北京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714/4655748.html

自幼长在孔孟之乡,虽不才亦多受传统文化之影响,一向喜欢探究历史,追溯既往。一直以来,对地名颇感兴趣,充满好奇——为何金乡并无金矿,济南、济宁、济阳得名的济水消失去了哪里,而鱼台、嘉祥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凡此种种,都让我浮想联翩,于是我决定去探究这些地名的由来,以及这名字背后隐藏的历史,还有,关于这里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历城地图

历城,因处历山下而得名。自西汉景帝4年(公元前年)建历城县,沿革至年撤县设区,已有多年历史,素有齐鲁首邑之称。

千佛山

历山即济南名胜千佛山,因为古史称舜在历山耕田的缘故,又曾名舜山和舜耕山。隋开皇年间(年一年),因佛教盛行,随山势雕刻了数千佛像,故称千佛山。

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海拔米,占地.1公顷,距济南市中心2.5公里,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南部,与趵突泉、大明湖并称济南三大名胜,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第九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历城

历城区,隶属于山东省,是山东省省会济南的市辖区之一,位于济南市中部。东与济南市、泰安市相邻,西与济南市、济南市、济南市、济南市、济南市相邻,北与济南市章丘区、济南市济阳区相邻,南与济南市市中区、泰安市相邻。全区总面积.57平方公里;辖21个街道。

秦琼卖马(落魄二哥黄骠马)

历城名人辈出,享誉海内的山东好汉秦琼秦叔宝即为历城人士。除了秦二哥,文武双全的辛弃疾也是历城人。

中国历山盘点

中国叫做历山的山有据《古今地名志》考证,舜耕历山之历山,在全国有二十一处之多。我们选取其中较为有名的几座,在此盘点一二。

千佛山

千佛山古称历山;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历山之下,故亦名舜山或舜耕山。据史载:隋朝年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沿盘道西路登山,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半山腰有一彩绘牌坊,即齐烟九点坊。登上一览亭,凭栏北望,近处大明湖如镜,远处黄河如带,泉城景色一览无遗。

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兴国寺后的千佛崖上。兴国寺又名千佛山寺,始建于,后经历代增建,规模渐大。寺门外西南上方的山崖上刻有第一弥化四个篆体字,每字约有4米见方。千佛崖上有隋代石佛60余尊,年代悠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千佛山之东,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龛,内有一尊头部佛像,高7米,宽4米多,俗称大佛头,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石雕。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海拔米,占地.1公顷,距市中心2.5公里。

山东泗水历山

泗水县东端国道以南有山曰历山,海拔米,面积0.5平方公里。此山不甚高大,看似寻常,可在中国历史上,它却是赫赫有名的名山、圣山,因为这里曾经是上古五帝之一的舜帝耕稼之处。当年舜耕历山渔雷泽就在此地,直至今日山的周围仍然散布着多处舜的遗迹。历山之北有古雷泽,山之南有诸冯村(清末改为凤凰庄),山之西北有桃墟即姚墟,山之西南有妫水和妫亭山,有舜的先祖所居之姑幕和郚城。这些遗址和遗迹与孟子所言舜为东夷之人正相吻合。著名历史学家王献唐先生经过多方考证,断定舜为泗水之人,已成定谳。天下历山以数十计,然而最初的历山,舜发迹的故乡却是泗水县的历山,他地的历山不过是后期舜的族裔辗转迁徙,名随族迁后才出现的。

历山村系一,由两个组成,东为,西为历。东靠近,北依兖石铁路线,横贯村北,交通便利。改革开放以前曾是历山公社。自年归泉林镇管辖。拥有人口多人。

山西省历山

历山位于山西省南部、、、交界处。面积2.48万公顷,是所在地。海拔.8米的历山主峰,为山西南部第一高峰。历山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四大自然景观旅游热点地区之一。

历山有华北绿肺之称。相传舜王当年耕治此山时,曾编制了黄河流域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物候历《七十二候》,故后人称此山为历山。《嘉庆重修一统志》载:历山在翼城县东南七十里,相传舜耕于此,上有舜王坪。西北属翼城县,西南属绛州垣曲县,东属泽州府阳城、沁水二县,为四县之交。

安徽历山

大历山简称,又名,位于,相传此山为耕作之地,是东至文化之源,历史之根。与尧帝乘船顺水至大历山访舜而得名的合称尧舜文化景区。

大历山因一座掌形山峰从波浪似的丘陵中突兀而起,直插苍穹,称之历山。集尧舜遗迹、佛教文化、岩溶景观于一山。年大历山被批准为安徽省级风景名胜区,次年被评为。

大历山主峰仙人掌海拔米。唐贞宗二年在大历山北麓始建草规庵、隐龙庵、真人观,明建尧舜词,今存法藏寺、尧池、舜井、尧舜、尧憩石、舜耕地等文化遗址及历史纪念地。大历山现存六大名洞:伏虎洞、、八公洞、白龙洞、,洞内钟乳悬挂,造型奇异。

浙江历山

历山位于中部永康市与缙云县交界处,属山系余脉。主峰高.8米。

金华之历山风景名胜区历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中部永康市与缙云县交界处,属栖霞岭山系余脉。主峰高.8米。相传为虞舜躬耕之地。舜在此教墙、造来、制釜,山上至今还保留舜田、舜井、舜潭、马蹄印、石棋砰和舜帝庙等遗迹,故名历山。历山地域广阔,广五十余里。山体形美,三峰捅云,峡谷纵横、气象万千。土质肥沃、林木茂盛、雨量充沛、瀑布飞泉、环境优美。历史以来就是名人学士隐居的避暑胜地。山顶三峰之间,在海拔约米处有古火山口形成的水潭一处,广约三亩许,清澈见底,终年不涸,名舜潭,俗呼龙王潭。东面有米以上的高峰相依相伴,名神龟拜釜惟妙惟肖。龙王潭西出水口下为羊坑峡谷,谷间卧石成群,犹如群羊放牧。东山水口流入坛瓶坑,悬崖间有三口石池,名三浙江。在海拔米的历山背上,有舜帝庙一座。后周广顺二年(年)致建,供奉舜帝、两妃和九司官像。庙侧有村,名舜帝庙村。历山背梯田层层,茶果飘香。各山岙处,散居有多处山村,以盛产茶叶和高山蔬菜闻名。历山背办有历山舜茶茶厂茶叶飘香万里,高山蔬菜远销浙中杭州等地。山上建有集朝圣、观光、休闲、度假、养生、摄影为一体的舜耕山庄。通往历山的盘山公路长15公里。历山已成为人们休闲、创作、旅游登高的场所,游人络绎不绝。

山东鄄城历山

历山,古雷泽西岸之山。上古时期,舜耕历山,渔雷泽即此。历山在今山东省菏泽鄄城县境内。历山之上有舜王庙。

鄄城县境内有姚墟,为帝舜之故里。《史记·五帝本纪》谓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史记正义》曰:濮州雷泽县有历山、舜井,又有姚墟,云舜生处也。

从历城发现的远古时期文化遗址(年发现,位于历城西郊田家庄村南,玉符河畔,属北辛文化)表明:距今约年至年之间,这里已有先民繁居。

西周时,属谭国。春秋庄公十年属齐国,称泺邑。战国时,称历下邑。

秦统一中国后,属济北郡。

西汉景帝四年(前年)始设历城县,属青州济南郡。东汉初属青州济南郡,后属济南国。三国时,属魏国青州安平郡,又属青州济南国。

西晋时,属青州济南郡。永嘉之后,济南郡治所从东平陵迁历城。十六国后燕时,属齐州济南郡。刘宋时,属青州济南郡。北魏高齐时,属齐州济南郡。

隋代属齐州、齐郡。开皇三年(年)济南罢郡为州,称齐州。大业二年(年)改称齐郡。山茌县(今丰齐一带)并入历城。

唐代属齐州。太宗时分中国为十道。历城先后属河南道临淄郡、济南郡、齐州。五代梁国时,因避朱温之父的名讳,历城曾一度改为历山县。至后唐复为历城县,属济南道齐州。晋、汉、周时,仍属河南道齐州。

北宋时,属京东东路齐州、济南府。金代属山东东路济南府。元代属中书省直辖的济南路总管府。

明朝属山东省济南府。洪武元年(年)设山东行中书省。九年,一度废除中书省,改各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

历城从明朝开始成为山东省政治中心。清朝仍属山东省济南府。

民国初沿用清制。民国2年(年)历城属山东省岱北道。民国3年岱北道改济南道。民国16年废道制,历城隶属山东省。年7月1日成立济南市。历城治所于年11月迁至王舍人庄,历城仍属山东省。

民国27年(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划全省为17个行政督察区。历城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民国34年,全省设6个政府办事处。历城属鲁中办事处第十二行政督察区。民国35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年5月成立泰历县。年9月成立历城县。年8月成立章历县,均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战时行政委员会鲁中行政区泰山专署区。泰历县和章历县分别于年和年撤销。

年9月22日历城县全境解放,属泰安专区。年1月改属济南市。

年4月11日,撤销济南市郊区、历城县,设立济南市历城区,以原历城县的行政区域和原郊区的洪家楼镇、华山镇、王舍人镇为历城区的行政区域。将原郊区的北园镇划归天桥区。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