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余溪
以往去大源、高畈等地游玩,却未曾踏过溪半步,今日可非同往时,却是专业来看余溪村的重阳节敬老活动,自然是名正言顺的过桥。过完桥便听见前面锣鼓喧天好生热闹,于是把车停在一边,下车一看,“哇呀呀呀”原来是迎罗汉表演,忙拿出相机拍照,好遗憾由于路上堵车耽误了时间,来得太晚了,都接近尾声了。不多时迎罗汉就结束了,便到村里随便转悠一番,拍拍照看看风景,首先影入眼前的是余溪村大会堂,看建设风格此大会堂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毫不夸张的说,是我见过最温馨的大会堂,此时此刻大会堂已经布满了六十张桌,不久这里将是今天敬老节的主场了。纵观年余溪,有着与别处不同特色,那就是人人参与到各种活动里来,罗汉队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个个都打扮的神勇无比,手持各种兵器,那一招一式都充满着实力。漫步在余溪的大街小巷之中,透出的是一片浓浓的情意,人们带着笑容从四面八方走向会场,原先安静的小山村,此时此刻装扮得十分热闹,走着走着心早已飞向那大会堂。基本情况
在美丽的永安溪畔,有个神奇的山村,它的名字叫余溪,与大源镇一溪之隔,海拨6米,由于地处山岙,房屋结构为点复合型聚集,中间有条马路通到夏弄等村庄,以王姓为主要姓氏。全村共计余户,余人,耕地面积亩,林地面积5亩。共有0个村民小组。余溪村原先村叫前溪。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余弄、前溪、陈店,后因房屋逐渐连成一块,96年创办小学时命名为余溪小学,便改为余溪。余溪之房屋几乎都是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层次分明,由于历史原因,其门前之道都较为狭窄,有些人家却在山项之山,需登数十步台阶回家。历史沿革
缙云县大源镇大源村余溪自然村,具有年历史,自南宋状元王十朋第六代后裔迁徙繁衍聚集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了具有优良传统繁华的小乡村。新中国成立初期属大源乡;年属章源乡;年为余溪生产队,属章源管理区;96年为余溪大队,属章源公社;年,改为余溪村,属章源乡;99年属大源镇;00年并入大源村,属大源镇管辖至今。余溪王氏人才辈出,不仅拥有知名中国A股上市公司“欧普照明”,还有众星闪烁准上市公司“圣都装饰”和中国最具规模的“海王牧场”等企业老总。王氏源流
据清光绪三十年()《余溪王氏家谱》所记载,本支王氏系王十朋之后。王十朋为王格之孙,南宋温州乐清人,官至龙图阁学士。元初,发生兵乱烽烟四起,王十朋7世孙王彩(79——),字时荣,号云隐,自乐清左源避乱至缙云余垅(今名余溪),在钭更三实做实塾教师。钭更三见其人中号老师,且天性聪慧,于是便保媒,“赘入肇明余公孙妇钭氏为姻,遂与籍焉”。自此后夫妻恩爱,快乐的生活,王彩为余溪王氏之始祖。清乾隆年间(76——),王彩4世孙王惟武,因事至南溪,“潘公英乾爱之,遂妻以长女,因居其家,生祖姑一,适石舍叶尚品丈,生九如公、雍如公、玉如公”。因欲另图发展,于乾隆二十二年()宿梦于南溪古庙,梦见自己身据荷花。后访至松树岗,有山名荷花,视之宛如梦景,遂披荆斩棘,结庐而居。另从余溪迁出的有上周、郑岙、遂昌良庄、兰溪居香溪、金华十二里等处。王十朋其人其诗
王十朋(年月9日-7年8月6日),字龟龄,号梅溪。生于温州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
绍兴二十七年(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官秘书郎。曾数次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将领。孝宗立,累官侍御史,力陈抗金恢复之计。历知饶、夔、湖、泉诸州,救灾除弊,有治绩,时人绘像而祠之。乾道七年(7年),王十朋逝世,年六十。绍熙三年(9年),追谥"忠文"。有《梅溪集》等。
点绛唇·暗香梅雪径深深,北枝贪睡南枝醒。暗香疏影。孤压群芳顶。玉艳冰姿,妆点园林景。凭阑咏。月明溪静。忆昔林和靖。咏柳东君于此最钟情,妆点村村入画屏。向我无言眉自展,与人非故眼犹青。萦萦别恨丝千尺,断送春光絮一亭。叶底黄鹂音更好,隔溪烟雨醉时听。缙云无限携手公益团队
无限,是共同的意愿无限,帮助无限,爱心无限,这份共同的工作没有结束点,延伸久远的意思;携手,则是现实与网络的携手,爱心之家与弱势困难群体的携手,社会与无助的人携手;缙云无限携手公益团成立于07年重阳节,团长王丽锋,付团长王均健,王旭权,王静雪,王旭标,王国宜,王显珠,王晓民,王琪,王岳伟等人,主要人员均为余溪人,主要负责各种公益事业的筹划、运作,为困难家庭提供帮助等公益事业,自从成立以来连续举办了三届“大型的重阳节敬老活动”,同时还不定期组织其他公益活动。团队也从刚创建之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三百多人,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团队之中,愿无限携手公益团队有着无限的生命力,把公益越做越好,路越走越远。重阳节敬老活动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敬老节,秋月编织美丽的梦境,用金菊收集灿烂的心情,用高山厚重真诚的思念,用心弦拨动的音乐,一年一度的余溪村重阳节敬老爱心捐款公益活动开始啦,用您的爱心捐款快乐点缀“九九”的敬老节祝福,预祝天下老人福禄安康!这是09年重阳节活动的动员令,经过短短几天,就有5人参与了爱心捐款,共计募集的爱心款就有58元之多,可见余溪人们的心都是善良的,都有一份尊老敬老之心,说实话人都会老,也许不久之将来我们都会慢慢老去。如果有一群公益志愿者能关心我们,给我们送温暖,那将是件多么幸福之事。余溪罗汉队
日盛三伏闹罗汉,棍钯刀叉闲不厌。纵逢战鼓普化源,箭射栋梁笑开颜。第一句“日盛三伏闹罗汉”。作为诗的启句,先指出造成炎热的关键因素“太阳”。它是盛夏之烈日,炽烈之太阳;同时又是“三伏”之时段,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然而,人在这时期燥如烘,湿如蒸,全身犹如做桑拿浴,熏蒸得汗流不止之时。第二句“棍钯刀叉闲不厌”。这一句采用一个形象的手法描写了盛夏罗汉的重大特征--罗汉道具的各般传统兵器,其中的钯是未来省级非遗项目“余溪木钯”,体现农耕文明独一无二的农具演变而来的兵器,诗意指在大暑的日子里,若有闲空的时间,并不是来静静地休息一下,或午睡一会儿,却是喜欢(不厌)一起参与闹罗汉。当然,这是指余溪老年人对于罗汉的生活情境,这么热的天,对于城里人,现代年轻一辈那是完全不一样了。第三句“纵逢战鼓普化源”。意为即使或难得碰上电闪雷鸣,风起云涌的天气,在普化源上空或者,普化源开业典礼时间段,出现一大片云雾中雷声大作,犹如古代作战时为鼓舞士气或指挥战斗的战鼓般惊天动地,气势夺人的紧急非常情况出现。第四句“箭射栋梁笑开颜”。作为第三句的对句则回答了这个问题。此句继续沿用第三句的比喻,指出,纵然战鼓惊天动地,若有银箭从远远的高空射向大地,包括夏季盛开荷花的池塘,那可能性也是非常少的,若幸而有之,那它的价值犹如白金一样的珍贵!余溪罗汉有饭吃,被戏称为饭桶罗汉,我们的老人在最冷的天迎罗汉,在最热的天迎罗汉,实乃属于栋梁罗汉!余溪老人罗汉练好了铁布衫功夫,经得起烈日烧烤,受的了寒冰穿身,实属罗汉栋梁,箭射栋梁笑开颜,不为过!不仅经得起考验,还是很难得,很珍贵,那自然是笑的合不拢嘴了。本段文字由“紫金之星”提供,表示感谢!载歌载舞迎重阳
载歌载舞迎重阳,全村老少齐欢唱。馒头蒸得喷喷香,老人心中乐开花。威风锣鼓震天响,花衣花帽罗汉样。太极八卦连环掌,红袖红衣舞中华。亲切慰问困难群众
每年的重阳节,无限携手公益团队的一班人,都要前去看望和慰问困难群众,给他们送温暖,这样的活动他们已经连续做了三年。沿着乡村熟悉的小路,奔波到分布在各处的困难群众家中,沿途留下了他们重重的脚印,每到一处都嘘寒问暖、关心病情,同时还送上他们的爱心红包。作为跟随者的我,被他们的义举深深的感动着,一个人生病在家,最怕的是寂寞与孤独,如果有那么一群人前来探望,那对患者来说是件多么愉快的事。关爱老人不是空谈,需要付出行动,就象无限携手公益团队一样,他们是我等学习之榜样。余溪人的美丽愿景
生活在余溪的人是幸福的,他们年年岁岁都能感受到这种节日的氛围,这样的事坚持做下去,那对下一代的人是一种良好的教育,会深深的根植到他们的心中。余溪人的原景很简单,对老人来说那就是健康快乐的生活,不要把负担留给下一代。对年轻人来说那就是平平安安的去闯世界,到时候衣锦还乡,给老祖宗脸上争光。对小孩子来说那就是好好的读书,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对让会有用之人。八百年古风依旧
八百年的余溪依稀能看到些许古老的影子,还有一些保存完好的古屋,走进老宅心生敬畏,上一辈工匠们的鬼斧神工着实令人着迷,在那个纯手工年代,他们是如何能建造出一幢幢雕梁画栋的房屋,那得化多少时间?一年、二年、十年?走在铺满鹅卵石的余溪古道上,心情迎风飘扬,想想前人们所走过的路,再回头想想我们都开着车,几十年光景也不算漫长。当真正的回归之后,会觉得曾经熟悉的已改变了模样,人们一代代繁衍生息,一波又一波的人从小年变成老年,这就是时光的力量。八百年余溪不是空穴来风,是靠一代代余溪人打拚出来的结果,无论你有多高贵,无论你有多富有,都不要忘记余溪曾是你的家。当怀着敬佩之心慢慢驶离余溪时,心情久久的不能平静,一个村能自发的组织起这么庞大的公益团队,那人们付出的不仅是金钱,更难能可贵的是一片爱心,有首歌唱得好:“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社会需要热心肠,更需要正能量,为缙云无限携手公益团队点赞!希望年年在今日,岁岁有今朝。从余溪走出去的人,都有着一股思乡的情结,也许在梦中,也许在期待,有空就常回家看看吧,家乡每年都在变化,父老乡亲们在盼着你的回归……?来源:走遍缙云陈育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
推荐阅读
?缙云这个村物产丰富!还有珍贵的金丝楠木...真不愧是“丰山”!
?近几年缙云人口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村子,拆迁前你还记得多少?
?缙云这个村要火了,是你村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