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是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于一万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年开始建州,后建府。这里人才荟集,俊贤辈出,走出了林语堂、黄道周等文化名人。目前有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8个县。分别为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云霄县、漳浦县、诏安县、长泰县、东山县、南靖县、平和县、华安县。
漳州虽然与桐城相距近公里,然明清时代的桐城人在那里做官的还是不少,现简单的介绍一下:
姚之兰,字汝芳,号芳麓,明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福建漳州府海澄(现为龙海市)知县,驱珰平赋,利惠苍生,朝廷考核时举徇良第一。遭逢父亲丧事归乡时,老幼焚香泣而送之数千人,群商在县境外馈送金子,不收,群商再次请求,他取一缣而行,曰:“此亦一钱之意也。”后祀海澄县等名宦祠。
姚孙榘,字心甫,号石岭,他于天启二年()中进士。姚孙榘在福建漳南道(辖汀州府、漳州府)任职时,已故相国林鹤滩(林钎,字实甫,号鹤胎,龙溪人)的遗产被当地有势力的豪强抢夺,林鹤滩的妻儿孱弱,无人相助。姚孙榘获知此事后,便向府县下达文书,要求查办此案,最终将遗产悉数归还给林家。
吴国琦,字公良,号雪岩,明崇祯四年()进士,初授浙江兰溪知县,升漳州府推官,办结积案八百余起,升兵部主事。时国家多难,乃撰《渡江九策》,每策千余言,皆中时务,著有《水香阁集》等。
刘崇诒,字豫大,号鹤岩。成年时,文名显著。不愿意依靠别人办事,自已勤奋刻苦,律己严格。科举考试十余年不中,按照朝廷规定授为福建建宁县佐,官员考核两次评优异,升长泰县令,不妄威不示恩,审理诉讼公平公正,群众宽和。回乡后,家无余资。
张若窿,字树堂,由县学生入成均。清雍正七年()保举试职于礼部,补主客司主事,充癸丑科正提调官,后任福建漳州府南胜同知等,卒于官。
姚莹,嘉庆二十一年()在漳州平和任知县,他办事干练,诛奸抑暴,“所至鸡犬不惊,民无扰攘,风俗一变”,振兴文风,联络当地缙绅族长,倡议扩建重修九和书院,并捐出养廉银以为表率。后来他又被改派到同属漳州的龙溪县担任县令,他在龙溪的表现同样出色,也擅长改善辖地内存在的不良风俗习惯,被时人誉为“闽吏第一”。
方宝庆,号鹤泉、鹤田,二甲进士、庶吉士。历任刑部郎中、监察御史、福建漳州知府。在漳州,他明大礼,立义学,复义仓,既抓文教,又做公益。道光二十八年()六月初,他就在漳州去世,离世前,还筹了一千二百两银子,用于修复朱熹(担任过漳州知府)创建的考亭书院。当地老百姓专门立了神位,祭祀他,铭记他。
在漳州做官的还有桐城人陈崇、方传穟等,陈崇曾任南靖县丞,方传穟,方宝庆的族叔,在任福建汀漳龙道(辖汀州府、漳州府、龙岩州)时,同时还有桐城人汪志伊任闽浙总督,姚莹任漳州府平和县知县,福建省、道、县同时都是桐城人主政,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还有先后在桐城、漳州做过官的有当涂人郭祥正,郭祥正,北宋诗人,字功父,进士,历官桐城县令、代理漳州知府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余首,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受到王安石、梅尧臣等人的高度赞扬。
与桐城人方以智、方育盛等关系密切的周亮工在漳州也做过官,周亮工,字元亮,河南祥符人,顺治九年(年),郑成功部围攻漳州,城内绝粮,周亮工临危受命,代理漳巡道,破围入漳,协助守城。在漳州,周亮工修理战壕,补充军备,发放军饷,漳州解围后,城厢内外尸骸狼藉,周亮工捐资收埋遗骸十余万具,发粮煮粥供应饥民等。
我虽然没有看到漳州人在桐城做官的记载,但是漳州人与桐城人的交往还是比较多的,如黄道周等,其中陈维邦还来到桐城,会见其好友,一起吟诗作画。陈维邦,字子庆,号云庄山人,善画人物、花鸟,工写照,善诗,事母以孝称,他在桐城完成《十二真图》,以江皋宦迹游踪为内容,由他作画、江皋配诗、张英和诗,现作品主要收藏于桐城市博物馆,这作品是漳州与桐城民间交流的见证。
?精华推荐?
彭玉麟与桐城人
桐城人与年羹尧的故事
阮元和桐城人
桐城人在仪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