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城内最高的楼阁
作为“镇城之物”
被称为“镇楼”
还由于它呈八角形
又被称为“八角楼”
它就是
大同乾楼
位于大同古城墙西北角
因其位于八卦十二方位之首
—“乾”位而得名
布局篇·(乾楼)
大同乾楼建于明初,《云中郡志》载:“明洪武五年(年),中山王徐达因旧土城增筑,周围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包以砖。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上各建楼。角楼四,敌楼五十四,窝铺九十六,西北角楼宏壮,缙绅多留题咏。”也就是说,大同乾楼建于明洪武五年,距今已有年了。
先来欣赏一波乾楼美图
问
那乾楼的作用是什么呢?
建造乾楼的主要目的是为军用,瞭望、观察敌情。但和平时期也常有游人登高览胜,欣赏美景、抒发感情,每当玄月初九,登镇楼赏秋光更成为大同的一项传统,“镇楼秋爽”即为大同八景之一。
答
不幸的是,一代古城名楼,于清末毁于兵燹(xiǎn),看着残垣破础,无不让人扼腕长痛。
在乾楼旧址一共发现了28个柱础。柱础有黑灰白三种,其中黑色的最大,其正方形底座边长厘米,底座上部有圆形突出基,直径约60厘米。从柱础的分布可以看出,当时乾楼的规模确实很宏伟。
▲柱础(资料图)
平面为十字形,共有四根里金柱,四根外金柱,二十根角柱和檐柱,一共二十八根。与梁思成先生编的《营造则例》中十字形楼观大木作结构十分吻合。
▲柱础(资料图)
所幸古城改造中,乾楼又得以修复。
不同于鹳雀楼、秋风楼的混凝土仿制复建,大同乾楼是全木制结构。栏杆、斗拱、藻井等所有构件均为木构,用材巨大。
平面亦呈十字形,主体使用三十二根柱,其中四根里金柱,八根外金柱,八根檐柱,十二根角柱。
立体为明五檐三层密檐歇山攒顶,底十六角上八角楼。
攒尖顶的脊、庇攒于一点,代之以铜胎镏金“宝顶”,“宝顶”座为琉璃制作。
重建的乾楼高43米,三层五檐十字歇山顶,每一个角度均完美,有元明时期楼阁遗风,远远看去壮观华丽。
整座楼共用七十六根巨柱,富丽堂皇、雍容华贵。比北京紫禁城角楼有过之无不及。
中国的楼阁捧红了文人
中国的文人捧红了楼阁
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是这样
鹳雀楼、醉翁亭也是这样
九江的浔阳楼也因
李白、白居易、宋江而闻名
现在也重建得有模有样
大同的乾楼明清两代
也留下了不少文人的诗作
最著名的莫过于
明代大思想家、大学者李贽了
年(万历二十六年)春,明代重要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李贽应大同总督梅国桢之邀来到大同,一直住到秋天,写了不少诗文。梅国桢经常陪李贽登临乾楼,一览云中胜迹。李贽撰写了情深意浓的五言律诗三首——《乾楼晚眺》
其一
呼朋万里外,拍手层霄间。塞晚浮烟重,天空岁月闲。断云迷古戌,落日照西山。幸有声歌在,更残且未还。
其二
凭高一洒衣,望远此何时?正是中元节,兼听游女悲。杯干旋可酌,曲罢更题诗。愿将北流水,弹与钟子期。
其三
中丞绥定后,携我共登临。所喜闻谣俗,非干怀壮心,山云低薄暮,楼日压重阴。欲归犹未可,此地有知音。
乾楼是大同重建的传统木结构建筑中
最精致、最大气、最壮观的一处
也是国内重建的木建筑中的精品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作为大同人
你对大同城墙的历史
了解多少
你对构成大同城墙的元素
知晓几何
你又看过哪些
由大同城墙构成的美景
……
大同城墙
它是塞外大同这片土地
风云变幻、民族融合的见证者
是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
兴衰起落的参与者
更是如今这个伟大时代的亲历者
大同日报新媒体编辑部
主题策划“这座城池”
将以“历史篇”、“布局篇”、“景色篇”
三个部分
全方位解读大同城墙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