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的泥瓦工陈红伟没想到,他有一天能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陈红伟觉得自己“实在和人才沾不上边”,他上学时资质平平,如今做了20多年瓦工一直扎在农村里,连缙云县城都没去过多少趟。
近期,丽水市缙云县人力社保局多次通知后,他才将信将疑地去领取了人才证和专属的“丽水人才码”。根据当地去年9月出台的人才新政,陈红伟凭借“浙江省技术能手”省级荣誉被划定为“E类人才”,可享受6万元人才津贴和50万元购房补贴。
瓦工师傅放下工作去“补课”
陈红伟年出生在缙云县白岩村。小时候家里穷,他初中毕业后不再上学,17岁就外出当学徒学手艺。彼时,缙云农村自建房遍地,父母就替他出主意让他学泥瓦工,学完还能给家里盖房子。陈红伟也听话,手艺学了3年,学成后又回到白岩村,在村子及周边村庄为村民的自建房从事砌墙、抹灰、贴砖。在外人眼里,陈红伟少言寡语、踏实肯干,技术好还不怕吃苦。在采访中,他总是习惯先沉默半晌,再用一两句话简明扼要地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陈红伟有他的长处,就是专注。从工资日结的钟点工做起,他几乎没有离开过白岩村及周边村庄,他的泥瓦工手艺在当地逐渐小有名气,请他的人越来越多。后来,陈红伟开始自己承包工程,完成一个项目最多可赚5-6万元。
变化发生在年。当年,缙云县开始针对不同类别的技能人才开展专项培训,培训为期3天,从安全、理论、实操等各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讲解。那是陈红伟离开学校多年后,第一次参加正式的培训,也是他第一次发现,“简单的泥瓦工原来还有这么多门道”。此后几乎每次缙云县组织相关培训,陈红伟都会去认真学习。
近几年,培训多了,比赛也多了起来。年,陈红伟参加丽水市首届“绿谷工匠”技能竞赛并拿下第一名,收获了“丽水市首席技师”“绿谷工匠”等称号。年,陈红伟又代表丽水到宁波参加浙江技能大赛,在比赛中获得第三名,同时获得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去年,陈红伟还代表浙江省去成都参加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不过并没有取得名次。
这几次参赛的经历,让陈红伟意识到:“作为一个手艺人,必须要不断精进技术。不仅要操练技术,还要懂技术背后的原理。”他给记者举例子,比如,每次比赛都需要根据图纸完成相应的作品,对于成品的垂直度、饱满度等参数都有非常严格且精准的要求;而刚开始时,他连图纸都看不懂。“和科班出身的人比起来,要学的内容实在太多了。”陈红伟说。
这两年,陈红伟主动放弃了很多挣钱的活,选择往返于各个培训基地“补课”。他还获得了砌筑工职业资格证书和技师的技能等级认定。根据丽水市的现行政策,获得技师等级认定后能拿到元的政府补贴。
泥瓦工能否成为“八级工”
陈红伟多次向记者强调“自己不是人才”,但他并不避讳人才认定给他“带来了很多好处”,最直接的是经济上的支持。比如,他此前从来没想过在城里买房子,现在有了购房补贴,他开始考虑到县城安家,给两个女儿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目前,他还没有收到相关的补贴,但已开始筹划更多工作为买房攒出首付。
泥瓦工获得高层次人才认定,陈红伟还是第一个。但若把条件放宽些,此前杭州等地早有快递小哥等技能人才获评高层次人才的先例——年,95后快递小哥李庆恒被评定为高层次人才,获杭州政府百万元购房补贴。除了快递小哥,还有护士,种植苗木的能手及一些网络作家等新领域人才,都可以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认定多元开放的背后,实质上是对以往人才“唯学历论”的改变。
近年来,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各地政府频频发力。去年,丽水、绍兴等地筹建技师学院,以培养高级技师、技师为主要任务,探索“校中厂”“厂中校”“技师工作站”“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多种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今年5月,丽水启动十万技能人才共富能力大提升行动,力争到年,全市技能人才达到55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20万人。
从更大范围看,国家对于技能人才的重视正不断升温。近期,人社部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宣布将原有的“五级”技能等级延伸和发展为新“八级工”制度。浙江是新“八级工”制度的试点地区之一。陈红伟向记者打听新“八级工”制度,得知在技师等级之上还有高级技师、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后,他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他会继续精进手艺,同时也更希望获得与之匹配的薪酬待遇。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