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丁南森记者聂伟霞网络配图。“春节前后还将有冷空气,水和肥很重要。”1月31日,在缙云县壶镇茭白田畈上,“茭白师傅”李春萌认真地指导着茭白种植户抗寒补救。缙云是“浙江茭白之乡”,是全国最大的茭白生产基地,据统计,去年缙云茭白种植面积6.1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8%。全县产茭白达10万吨,产值3.5亿元,从事茭白产业的农民超过2.5万人,茭白成了缙云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海拔米以上高山台地冷水茭白种植面积占50%以上。受冻的茭白苗。(资料图)连续几天的低温天气,已种下几个月的茭白苗不断被冻烂。李春萌说,茭白抗寒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堵水缺,把茭田水位适当提高,达到保暖效果,使茭苗不再冻坏茭根;二是提前施肥,每亩施碳氨和过磷酸钙各50公斤,或施复合肥30公斤左右,待春天转暖,茭白自然生长较快,并提升产量,也起到了“二次备耕”作用。。“这一茬茭白苗冻烂不及时补救,就要等3月份再补种,而补种的苗出产期要慢半个月,农民的收入和产量都会收到很大的影响。”李春萌说。目前,缙云县农业局正组织全县的“茭白师傅”和农技人员冒着严寒,及时将抗寒减灾的方法送到种植户的田头。“去年秋后我栽种茭白80多亩,目前茭苗全部冻坏,茭白师傅指导我补救措施,挽回了几十万元的损失……”正在给茭白提前施肥的雅化路村茭白种植大户楼晓飞开心地说道。冬茭白鲜嫩可口。(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