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风貌焕然一新,经济业态蓬勃发展……如今,丽水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景,正通过美丽城镇的载体落地生花。
丽水大力实施创新引领产业振兴行动、美丽城乡建设行动、富民增收机制创新行动,将城镇建设“五美”目标与打造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等共同富裕基本单元有机结合,把城镇“五美”深度融入城镇风貌“整体大美”,联动打造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奋力打响美丽城镇建设三年行动攻坚决胜战。
从产业、人文、民生、生态出发,多维度促进城镇能级和群众生活品质的跨越式提升,探索构建开放共享的山区美丽城镇集群化建设新格局,具有丽水特色的和谐宜居、富有韵味的美丽城镇,呈现出多点开花、点线面并进、亮点纷呈的发展态势,一幅“产业兴、百姓富、城乡美”的山水处州幸福画卷正跃然浙西南大地上。
组团发展打造山区“联盟式美镇圈”
缙云县城东南方向9公里处的舒洪镇,是当地的传统农业大镇,也是南乡片区唯一的工业重镇。在这片偌大区域空间内,农业发展初步实现现代化,工业培育逐步实现集约化。总投资2.1亿元的大佑云天农旅项目、缙云爽面博物馆、昆洪千亩水田农旅开发项目等陆续落地,一条独具绿谷特色的浙南文化旅游带悄然成形。
以舒洪镇为核心,相邻相近的大洋镇、大源镇、双溪口乡、溶江乡、胡源乡通过协同合作,有效布局生态、生产、生活业态,形成交通互联、治理同步、文化互享、产业互融、经济互动的“南乡红”农旅共融美镇圈。该美镇圈成功入选年全省美丽城镇集群化典型案例培育名单。
结合山区实际,丽水打破省、市、县域的区域、行政壁垒,按照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同互补、整体智治的原则,统筹谋划相邻相近多个乡镇的发展建设,突出强化集群乡镇“规划引领、设施共通、服务共享、产业共融、风貌共塑、治理共通”等6个方面发展要素,打造山区“联盟式美镇圈”,推动集群乡镇共建共享产业平台,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山区乡镇实际的美丽城镇建设新路径。
区位相邻、历史相承、人文相亲的美丽城镇群,通过文化联动,美丽城镇建设辐射带动作用在放大。
莲都、松阳围绕畲乡文化美镇圈建设,聚合莲都丽新、老竹、松阳板桥3个畲族聚居区,联合金华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以“三月三”歌会为载体,不断提升“竹柳新桥”区域文化品牌影响力。
龙泉、遂昌围绕红色文化美镇圈建设,成立龙泉住龙镇、宝溪乡、遂昌王村口“红色发展”战略联盟,达成品牌、线路、交流等方面的互惠协作,聚力打造“浙西南革命精神”区域红色文旅金名片。
青田则依托泵阀产业链发展,统筹推进船寮、东源、高湖三镇一体化美丽城镇建设,打造县域城市发展副中心,构建区域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新型城镇化格局。美丽的江滨小城——青田温溪迎来了发展的“风口”,温溪镇、贵岙乡、小舟山乡、吴坑乡率先探索出“一镇三乡”联盟发展模式,创新成立温溪片联盟,通过党建引领、片区化组团,下好区域联动“一盘棋”,奏响区域发展一体化协奏曲,镇乡发展迎来了全新蝶变。
在这座绿色生态之城,生态本质转换成绿色产业,农旅共融美镇圈正提速打造;绿色生态被打造成全民运动场,体旅共融美镇圈在加快成形;在这座红色革命之城,红色亮点转换成旅游经济,红旅共融美镇圈正加速推进。
丽水各个城镇也在因地制宜构建舒适便捷、全域覆盖、层级叠加的镇村生活圈服务体系,一个个养老服务圈、生鲜便利圈、休闲健身圈等生活圈日臻完善,“圈”出了生活的便利,更“圈”出了百姓的幸福感。
跨山问海开启美丽城镇版“山海协作”
留住了生态基底和绿色底色,山区群众将目光投向了山外,以更高的站位思考山区未来,通过深入挖掘经济联带、产业相似、城镇互融的发展优势,加强跨区域美丽城镇合作,由此打通了一条山区向外延伸发展、城镇高质量发展助推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红船起航地”和“浙江绿谷”首次跨区域携手,开启了全省首个美丽城镇版“山海协作”。年8月,嘉兴结合本地发展基础和资源特色,率先与丽水在美丽城镇建设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嘉兴丽水、平湖缙云、海宁景宁以及28个结对乡镇分别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打造了全省首个美丽城镇版“山海协作”样板,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山海经”。
丽嘉两地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在补齐城镇短板、优化城镇功能、提升服务品质、提振经济产业、传承人文特色、深化综合治理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开展人才交流、产业互动、社会帮扶、样板打造等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打造出蓝绿交织、山水相逢、人文相亲、古今交融、山产融合的美丽城镇建设发展格局。
丽水市美镇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美丽城镇山海协作长效发展,丽水嘉兴两地联合建立对口协调领导小组,成立了美丽城镇合作社,共同挖掘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产供销”一体化实体经营项目,形成发展互补的良性循环,推动美丽城镇组团化、集群式发展。
有着较好工业基础的平湖市新仓镇与缙云县大洋镇合作探索出了“一二产业互补发展”模式,首个合作“产供销”一体化实体经营项目——缙云烧饼店铺,成功落户嘉兴平湖市新仓镇。该项目由平湖提供优质营业场地,缙云县烧饼办提供技术和人才,第三方运营管理,通过实体经营、合作分成的方式促进两地创收。这也意味着,嘉兴人在平湖也将能吃上正宗的缙云烧饼。
瞄准薄弱点,挖掘潜力点,结对乡镇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精准施策,补齐短板,丽水创新打造“一镇一策”合作发展模式,加快推动合作项目落地。
7月15日,嘉兴海宁—丽水景宁组团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签约仪式在杭海数字新城举行,景宁与海宁签约后,海宁8镇分别与景宁的乡镇(街道)签约,推动组团化集群式发展。接下来,景宁、海宁两地将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两地互学互访,通过产业项目合作,共建“飞地双飞”机制等形式,开展一系列跨区合作,共同打造一批美丽城镇样板和城乡风貌样板区。
党建联建,则让区域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和提升。龙泉、遂昌与福建蒲城3地6乡镇加快推进美镇圈建设,签订6乡镇党建联建、红色共建倡议书,汇聚共治合力,推动浙闽边界区域乡镇更好实现协同治理。
庆元跨省联动边界政和、松溪、寿宁3县13个乡镇组建“乡村振兴浙闽边界联盟”,以“六联六促”为基础,在生态产业、基层治理、信访维稳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合作,为省域边界治理提供有效的方案路径。今年以来,已妥善处置4起边界山林矛盾纠纷等事项。
越过区域发展沟壑,山与海的资源要素有序流动,丽水跨区域美丽城镇建设的交流日益频繁,愈发灿烂缤纷的发展新景跃然眼底。
向美而行描绘山水城乡城镇新景
盛夏时节,在松阳县古市镇十五里村,原本荒废的老蚕场、老水塔、弃渣滩,被改造成蚕桑研学中心对外营业,成为松阳蚕桑文化展陈与体验的“网红”打卡点。
“村里还成立了松阳首家村集体全资企业,与社会资本合作对周围溪滩荒地进行整体改造,植入小火车、碰碰船等新业态,开发并建成亲子游乐园项目。”该村党支部书记谢挺华说,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今年预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通过股东分红的形式,每位村民人均能分到多元。
聚焦优质山水林田资源,丽水以生态为依托,以产业为支点,推进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探索形成了美丽风景、美丽资源与美丽经济高效转换的创富模式。
地处云和石塘镇西北部的长汀村,青山环抱,棕榈婆娑,大山里的“黄金海岸线”临水延伸,该村立足优质山水资源,打造人造沙滩,实现“山区看海”,村集体经济创收万元;瓯江浸润的莲都大港头镇,通过做大做强“油画+”产业,走出了一条文化服务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子,年油画产值超1.2亿元。
聚焦活化提质,丽水探索多方合作共同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路径,充分利用外来社会资本,激活传统产业发展动力。龙泉兰巨乡以生态产业平台、国家公园龙泉主入口等高能级平台为牵引,谋划实施了氧吧长寿小镇、阡陌大巨、休闲文化中心等25个重点项目,聚力打造集公共服务、养生养老、生态居住于一体的康养小镇。
聚焦文化赋能,丽水充分做好文化艺术产业与风貌提升的共荣共生,激活精神富裕发展新活力。青田方山乡依托华侨文化与“稻鱼共生”农遗文化,打造乡村博物馆,大力发展“展馆经济”,成为举办首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主会场。
而当数字化渗透到美丽城镇的建设中,美丽城镇建设实现了数字赋能、高效协同、整体智治。在青田,“三个一”智慧平台建立,信息技术有效融入美丽城镇的建设和管理;在遂昌,全省首个数字乡村物流中心建设启动,打造了全国首套县级邮政与多家民营快递公司跨品牌自动化混合分拣系统;在景宁,沙湾镇的智慧小区,让居民得以充分享受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带来的安全和便利……
如今,新一轮美丽城镇建设三年行动的奋进号角已然吹响,丽水将以跳高摘桃的担当意识,逐梦“两个先行”,全力打造具有丽水特色的城镇样板,用美丽城镇建设的亮丽答卷,为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增光添彩。
数读
年,丽水全面推进全市个美丽城镇建设,各县(市、区)安排美丽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共3.36亿元,组织开展创建美丽城镇省级样板18个、山区县县城样板7个、达标乡镇53个。
目前,全市美丽城镇累计完成投资额64.5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