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古发现丨我们在大运河边修恐龙新华

03:14

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一副近乎完整的中国缙云甲龙骨架化石是不少观众必看的展品。它是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甲龙类化石。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展示的恐龙骨架化石。郑文杰供图

很难想象,在与观众见面前,它埋藏在地层里,已经“散架”了近1亿年。是浙江自然博物院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把这头恐龙“修”好的。

他们“修恐龙”的工作室就在京杭大运河边上,浙江自然博物院武林馆区的地下库房里。目前,这个团队正在“修”另一头恐龙。在两张工作台上,技术人员余潮河和刘安浩各自手持气动笔,细心地在恐龙化石上打磨。

刘安浩用气动笔修复化石。新华社记者冯源摄

“现在做的工作就是用气动笔把围岩从化石上剥落下来。”浙江自然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郑文杰说。

有的恐龙死亡后,遗体被泥沙覆盖,肌肉腐烂后留下骨骼,在漫长的岁月里,骨骼变成化石,和它周围的沉积岩牢固地结合在一起。郑文杰说,恐龙化石修复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剥离围岩,让化石呈现出来。

“修复工作要非常细心静心,有时一节椎体就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刘安浩一边和记者讲述自己的心得,一边给化石露出的部分涂上保护试剂。有时化石开裂了,还要在裂缝里注入黏合剂进行加固。

刘安浩在给化石涂保护试剂。新华社记者冯源摄

“现在的工作,是室内精细修理和保护阶段。”浙江自然博物院研究馆员金幸生说,恐龙化石修复一般分5个阶段,首先是野外发掘保护和初步修理,然后是室内精细修理和保护,接下来要做科学研究、骨架复原和整体复原。

“化石的野外发掘是个由粗到细的过程。”金幸生说,“一开始可以用机器把化石外围的大块岩石切下来,接下来就要像石匠一样,纯手工操作,一点点去凿了。”有的时候,化石在地层里就露出一点儿,下一步往哪个方向挖,如何不伤到化石,靠的全是研究人员的知识积累。

年,中国缙云甲龙化石野外发掘现场。郑文杰供图

恐龙的骨架在地层里会被挤压,也会散架,能够找到一副基本完整的恐龙骨架化石是非常难得的,特别是恐龙头骨。金幸生说:“很多恐龙块头大,但是脑袋特别小,骨头特别薄。而且恐龙的头骨是许多小骨头‘拼’起来的,很容易散开。要能有一件‘龙头’出土,它绝对能去当‘镇馆之宝’。”

在修理中国缙云甲龙化石时,郑文杰就有了这样的惊喜。“当时一点点地把头骨从围岩中剥离出来,真是非常高兴。”他指着一台双筒显微镜告诉记者,为了修好头骨,他们还要在显微镜下,用超声波修复笔进行修复。

“最后大家看到的完整的恐龙骨架是用铁架子托起来的,所以化石修复既是个动脑的活儿,又是个动手的活儿,石匠、木匠、电焊的技术都要懂一些。”金幸生说。

成功修复的中国缙云甲龙化石。郑文杰供图

中国缙云甲龙化石是年至年在浙江省缙云县壶镇陆续挖掘出土的。从年到年,浙江自然博物院的4人团队花了5年时间,共修复了5头甲龙的化石,一共有多件。他们首次在浙江发现了甲龙类恐龙尾锤化石、近乎完整的甲龙头骨化石,还同时发现了甲龙成年和幼年个体化石。

正在修复的这头恐龙的化石,也是和中国缙云甲龙化石一起出土的。金幸生估计,它应该是个大块头,估计有十几米长、几十吨重。“化石从缙云运到杭州,装了两卡车。”

“散架”的恐龙骨架化石。新华社记者冯源摄

金幸生(左)和刘安浩正在商量修复化石的思路。新华社记者冯源摄

从年浙江首次发现恐龙化石以来,目前全省已有至少16个县(市)发现了恐龙化石,且发现了7种新的恐龙化石。同时,浙江还发现了不少恐龙蛋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古生物化石?两位研究人员告诉记者,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工作者研究地层的重要“路标”。而它更大的意义还在这里——

“如果把地球的历史浓缩成一天,人类只在最后的短暂时间里‘拥有戏份’。研究古生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知道人类从何而来,明白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郑文杰说。

“现在许多人都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很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研究古生物,还可以帮助我们研究远古自然界中的巨变灾变,也许未来的人类也会碰到灾变,现在的研究不断积累起来,会给子孙后代提供依据。”金幸生说。

策划/编辑:金地

文字记者:冯源

视频记者:李涛

部分图片和视频资料由浙江自然博物院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