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古老的缙云城,自建县至今已有多年,如今县城东扩,以好溪为界,分为新老城区。也因如此,好溪上的座座桥梁,便成为区域间最显著的标识。缙云大桥、五云铁桥、步云桥、东门小桥、迎辉桥、南塘大桥、缙云二桥、鼎湖桥……溯流而上,沿途可见一座座桥梁将原本被溪流区隔的空间紧密衔接。这些桥,不仅兼顾城区道路交通需求,也成全了“有水有桥,一桥一景,水桥合一”的水道美景设计理念。它们错落点缀着新旧城区的容颜,共同见证这座古城的演进,守望更加欣欣向荣的未来。一座铁桥承载老城记忆好溪上最古老的桥,当属五云铁桥。俗称五云铁桥的五云大桥,初为浮桥,在乾隆间建桥后,多次损毁重建。据缙云县交通局工作人员蒋桂威介绍,新成立后,五云铁桥才重修铁索吊桥,后因年久失修,再度重启修建,“现在这座桥长92.73米,宽6米,属于钢网架结构,是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作品。”一座城池,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县城东扩,行政中心搬到新区已20多年,然而缙云人至今依然把老城区称作“县里”,每到夜里,“县里”铁桥头的繁忙夜市,也让这座老城充满了人间烟火味。五云铁桥往北,正对着“十字街”,“十字街”并不是缙云县城的官方地名,但只要提起这个地方,在缙云几乎无人不晓。这个独特的地方,是由胜利路和复兴街交叉形成的十字街道。曾几何时,这里是缙云老城区最繁华热闹的街区,以美食众多而闻名。“十字街”夜市的人声鼎沸与五云铁桥的车水马龙,是缙云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印记。随着时代变迁,城市中心转移,五云铁桥与“十字街”不复往日荣光,然而,在很多缙云人心目中,它们仍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是深藏心底的乡愁。华灯初上,摊贩们从四处赶来,支起小摊,开始了一晚上的买卖。从“十字街”一路延伸到五云铁桥,共有60多个摊点,地方小吃、当季水果、服饰用品、鲜花首饰……商品琳琅满目。作为最早在“十字街”摆摊的商贩之一,邓小华和吕利忠夫妇的雪菜饼摊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儿子出生那年,我们为谋生计来这里摆摊,今年儿子已经30岁了。虽然一家人早就衣食无忧,但我们干这行干出了感情,始终舍不下这摊子。这里,就是我们的生活。”邓小华笑着说,最初她和丈夫在铁桥一带卖饼,桥上人来人往,生意一直很红火,夫妻俩用卖饼的钱把儿子抚养成人,雪菜饼也从最初1元一个卖到如今6元一个,“我们这个家,就是在铁桥上渐渐兴旺起来的。在‘县里’,像我们这样在桥上‘讨生活’渐渐过上好日子的家庭,多得数不清。”进入新世纪,随着缙云新城区的建设和发展,城市中心逐渐转移,这儿一度陷入沉寂。不过,没过多久,铁桥头又重新热闹起来——很多缙云人虽然搬离了这里,但对这里的感情依然深厚。每当夜幕降临,许多人便会呼朋唤友回到这里,品尝熟悉的美食,回味往日的岁月。而关于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就在桥头这一片欢声笑语中,不动声色地化作了生活最幸福的注脚。新城地标见证时代发展位于洋潭头后陈山脚下的缙云二桥,是缙云新老城区的连接点,二桥之东为新区,西面则是老城区。这座桥,是年缙云建县年县庆时的作品,进入新时代,缙云城市发展飞速变化,而随着缙云二桥上游米处的鼎湖桥建成通车,缙云正式迈入城市能级蝶变升级阶段。傍晚时分,缙云新区鼎湖桥头的绿道上人来人往,人们享受着河畔吹来的凉风,遥望着鼎湖桥——优雅的钢结构桥身弧线在夕阳的映衬下,与波光粼粼的好溪水面、灵动热闹的滨江公园相映成趣,构成了和谐美好的城市新景观。鼎湖桥横跨好溪,东接新区南区块,西至洋潭头村,它与鼎湖隧道的相继开通,不仅为缙云新老城区增添了新的交通纽带,也使过境车辆不必再绕道问渔路和缙云二桥等道路,为连接S省道和国道开辟了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如今,每到节假日,前往鼎湖桥休闲观光的游客日益增多。人们在观景平台驻足流连,欣赏鼎湖大桥美景后,还可以走上桥头的绿道,而这条区域互联互通、城景文旅融合的立体化绿道的终点,就是仙都5A景区。“这里空气清新、风景宜人,让人心旷神怡。”位于县城的城市绿道,成为大家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一位正在跑步的市民告诉,他一家三口都非常喜欢这条绿道,“每天来散步、健身。”县城与郊野,因绿道而牵手,山水花树、农作物成了最佳绿化装饰品,四季之景各不同。在此基础上,当地还在绿道沿途建起了展现文化底蕴的婺剧驿站、黄茶驿站、啤酒驿站等,供市民游客休憩可品茶可听戏,感受缙云的独特魅力。而在鼎湖桥的另一侧,新区永宁星座商贸综合体于年投入使用。这座投资近4亿元的商贸大厦,如今已成为缙云休闲娱乐餐饮一站式的高端消费商业中心,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生态宜居城市美好愿景,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变成现实。前不久,鼎湖桥附近的西寮、洋泉、名山等村整村拆迁工作相继完成,名山社区列入全省第二批未来社区创建试点,缙云自此吹响了高质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的号角。随着缙云锦江国际大酒店、滨江城市综合体等一批城市新地标拔地而起,新区南区块连片开发逐步成型,面向未来永续发展的城市新空间也正初现雏形。以鼎湖桥为锚点举目远眺,缙云正全速迈向“好溪时代”。桥接城乡面向美好前程从缙云县城出发,经过约10分钟的盘山行驶,高耸入云的后坑桥跃入眼帘。后坑桥是缙云县金谷至方溪道路工程的重要一环,是丽水首个单体百亿工程“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配套工程,也是丽水市桥梁工程第一高墩桥。这座桥,带出了不同的风景,汇聚出同一个梦想:跨山统筹,让城市和乡村渐行渐近——年,后坑桥建成通车,与之相连的方溪乡群众,出行时间缩短了40分钟,大洋群众出行时间缩短了20分钟,方溪乡一跃步入县域20分钟经济圈。城乡公交开进来了,货来了,人来了,方溪越来越热闹了。后坑桥的开通,点亮了山里人对未来的希望。在略显陈旧的办公楼里,乡干部拿出一本厚厚的乡村发展规划告诉,当地将依托抽水蓄能,打造“丽水的天荒坪”,“这里的美丽原生态风光,将为更多人所知。”在方溪乡副乡长樊琳敏看来,后坑桥的开通,不仅结束了方溪乡村民出行难的历史,也使方溪乡打造精品乡镇的战略成为可能。前几天,乡里举办的“首届水果玉米采摘节”吸引了数百名嘉宾和游客来到方溪品尝“甜达18度,咬一口汁浆充盈口腔”的水果玉米。年,在后坑桥开通后,摆脱了区位劣势的方溪乡在胡章自然村流转村民闲置荒地,建立起60亩的高山水果玉米示范基地,并通过强村公司运作,以“公司+集体+农户”的模式,严格按照客户的标准种植和管理水果玉米。同时,依托高山小气候巧打时间差,错峰上市。如今,刚上市的水果玉米效益是普通玉米的近10倍——4月种下,6月底就开始收获,短短3个月,亩产值就可达万元。65岁的八迭岭村村民陆炉洪是种植水果玉米的大户,今年承包了村里60亩荒地种植水果玉米。他说,村里的交通越来越便利,农民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现在,大伙儿都忙着琢磨怎么扩大种植规模呢。”“新的交通格局,会带来新面貌、新变化。”樊琳敏说,眼下,越来越多人正将目光投向方溪,目前乡里已开出6家民宿农家乐,还有一个写生基地项目也有意进驻,“村里越来越热闹,大伙儿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这样的变化,让方溪乡村民黄国良感受很深。今年夏天,他每天都要从县城开车回到方溪,打理他新开不久的“醉隐”民宿。他告诉,过去村民要从村里步行山脚,才能坐车前往县城,一趟下来至少三个小时,“后坑大桥建成后,开车去县城只要20分钟,加上我们这里的生态环境优越,回头客特别多,暑假以来,我家民宿的5个房间就没轮空过,每天客满。”一座座桥,打破了城与乡的生活壁垒,将“城乡统筹”具象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也正是在这样的进程中,众志成城创造共同富裕美好生活、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理想,正不断照进现实。来源:丽水日报张李杨汪峰立潜利伟本文来自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D:jrtt作者/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