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千百年来,广泛发生的贫困始终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列为首要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年在全球所有人口中消除极端贫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断开创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扶贫脱贫史。时至今日,我国已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累计惠及8亿多绝对贫困人口。
减贫成就令世界瞩目。作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一系列减贫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为世界其他贫困区域的减贫事业提供了有益经验,树立了坚定信心,注入了强劲动力,为全球减贫事业取得新进展、如期实现减贫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重大贡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到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决定提出,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关键在“精准”。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指引下,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从“输血”到“造血”,各地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帮助脱贫,逐步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脱贫攻坚创新帮扶机制,责任层层压实,取得历史性成就。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经过实践检验的农村减贫治理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亦涌现出许多生动案例。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年12月28日至29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在此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年7月—11月,《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成立“全面小康·精准扶贫典型案例”专题调研组。经专家推荐和多方比选,调研组先后实地深入四川南江、贵州遵义、云南会泽、湖北鹤峰、江西余干、福建政和、宁夏泾源、江西乐安、河北张北、甘肃静宁等地,足迹横跨我国东中西部,遍及武陵山区、六盘山、燕山—太行山、秦巴山区、罗霄山、乌蒙山、井冈山革命老区等贫困发生原因复杂,贫困程度较深,贫困人口较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地区,较为全面、客观、深入地调研和呈现了近年来我国精准扶贫的主要工作和重要成就,具有典型样本意义。
在这些地区,本刊调研组分别围绕东西部扶贫协作、易地搬迁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以及发展特色产业扶贫等带动当地取得显著扶贫脱贫效益的模式展开一系列调研,调研对象广泛,包括当地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医疗服务机构、派驻扶贫干部、贫困群众,以及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