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梦,共享美好生活浙江改革开放40周

北京皮炎诚信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410/8833134.html

-12-:48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陈宁马悦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一曲时代华章,“民生”二字是最撼人心魂的强音;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一条岁月长河,我们曾历经险滩急流,也路过似锦繁花,但“以人民为中心”的航向始终如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共享”列入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春风浩荡的浙江,民生福祉已不仅仅局限于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民生领域的各项改革正在为百姓构筑更大的梦想空间。

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是40年不变的时代旋律,是万浙江人不断刷新的当下现实。

不变的信念

以人民为中心

杭州,浙江美术馆。

刚刚结束的“大潮起之江”——浙江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上,不少“90后”在上世纪80年代的家庭场景实物展厅里自拍,自行车、缝纫机、搪瓷茶杯……这些从全省各地征集而来的老物件定格在现代化的摄影设备中。

一代人用他们的方式记录一个时代,光影交错的40年,看得见浙江人迈向美好生活的脚步,听得到一个个平凡梦想落地的声音——

改革开放之后,吕振鸿离开故乡缙云县壶镇镇北山村,与无数商人一起融入时代发展的大潮。十多年后,他却回到小小村庄,用一只土味烧饼重燃梦想——曾经的“空心村”如今生长出多家网店,村民在互联网上“开门迎客”,拥抱红红火火的好日子。年,浙江实现对26个欠发达县“摘帽”,“小烧饼”改善“大民生”被写入脱贫致富的历史。

上世纪90年代,在海上捕鱼23年之久的吴瑞庆“上岸”办起舟山桃花岛塔湾村的第一家渔家乐,这一尝试,点亮了渔民转业转产的新希望。今天,浙江百万渔民结束漂泊,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的他们扎根在大海旁,继续挥洒汗水,辛勤奋斗。

浙南青田,千峡湖碧波荡漾。13年前,刘祖香老人一家毅然告别那片祖辈赖以生存的山林,新生活的画卷在眼前展开。那一年,丽水5万库区移民富于时代性的搬迁,吹响下山脱贫的号角,彼时浙江最大的扶贫工程——滩坑水电站随之破土动工。

……

这些关系个人命运转折、蕴藏万千家庭变迁的小事,激荡出朵朵时代浪花,推动着浙江步入全面小康——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改革开放事业走过了整整40年。

40年来,从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到“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从“只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到“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把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有机联系起来,通过发展经济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物质基础。40年来,浙江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有效联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年末,就业人员总量达到万人,是年的2.1倍,平均每年增加51.3万人。就业人数大幅增长,浙江经济有了持续加速器。

今天的浙江,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连续17年和33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老百姓的手头更宽裕,眉头更舒展。

伟大的信念总能赋予时间特殊的意义。在这不平凡的40年里,浙江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互促共进、相得益彰。

以人民为中心,这样的信念不曾改变,也不会改变。

永远的起点

群众利益无小事

年夏天,一封信寄往湖州日报社,退休教师高达直率发问:“跑了7天,为何办不成到药店配药、申请安装水表交费和退订重复报刊三件小事?”寥寥数语,发人深省,从而在浙江上下引发“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大讨论,催生出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重大变革。

这项长效机制,浙江已孜孜不倦探索10余年,每年拿出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改善民生。

回望波澜壮阔的40年,敢为人先的浙江人,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加速推进民生领域各项改革,一次次把保障民生推向新的起点。

今天,民生的内涵不断延伸——从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到新建农村文化礼堂,从帮扶低收入群众和困难群众到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从保基本、兜底线到“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之江大地上,一条条稳步上升的曲线,承载着万人民的美丽梦想——

这是弱有所扶的梦想。40年来,浙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率先实现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统一,率先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这是住有所居的梦想。为了让城乡居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浙江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提前5年实现保障性安居工程受益覆盖率达到23%的目标,一个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在乡间绽放……

这是学有所教的梦想。“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浙江,普通高等学校由年的20所增至年的所。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数、在校生数分别是年的20.7倍和41.8倍。十五年教育普及率达9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8.2%,普通高考录取率93.57%。

这是病有所医的梦想。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浙江全面推行“双下沉、两提升”,启动县域内医共体改革。截至年,浙江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2万所,是年的4.6倍,医疗机构床位数31.4万张,比年增长4.1倍;全省居民平均预期寿命78.6岁。

努力把民生小事办好,源于为民情怀。改善民生,丈量着浙江前行的脚步。

更好的生活

共享出彩机会

今年秋收时节,建德市三都镇镇头村建起了浙江省第一万座文化礼堂。6年来,一座座农村文化礼堂在浙江广袤大地上悄然生长,同样生长的,还有浙江改革发展的理念——

民生改善是梦想抵达的最好诠释。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浙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已超越物质需求,对精神文化、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初冬时节,踏入苍南县灵溪镇,一栋雅致、时尚的“半书房·城市文化客厅”吸引了众人目光。这是当地25位热心人士众筹50万元创办的民间公益图书馆。年,苍南县政府免费将余平方米建筑提供给半书房团队。一年多来,这里已成为苍南市民阅读、交流和放飞心灵的文化客厅。除了“半书房·城市文化客厅”,近年来苍南还相继建成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非遗馆。年8月,总投资近2亿元的浙南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园登上苍南文化舞台;年底,苍南首家城市书房建成开放,24小时不灭之灯点亮“书香苍南”。

苍南只是之江大地推进全民阅读的一个缩影。年,全省已建成县级以上文化馆家、公共图书馆家,县图书馆乡镇分馆个、文化馆乡镇分馆个,城市书房(自助图书馆)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公共图书馆虚拟网络基本全覆盖。

美好生活,还有对更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的追求。舟山“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温州“综治八大员”,苍南“五站式工作法”……在“枫桥经验”带动下,浙江各地因地制宜摸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经验。截至年,浙江已建起3.5万余支、余万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4.15万余个调解委员会、16.7万余名调解员,预防化解社会矛盾。

美好生活,要让每一个梦想都触手可及。“智慧树”咖啡馆在杭州应运而生,中度或重度智力障碍的孩子在这里重拾生活的希望。目前,浙江劳动年龄段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6.01%,根据中国残联对全国各省市残疾人就业工作的考核,浙江排名全国第一。残疾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3.2%,比5年前提高了11.7%。

保障民生,是一道时代考题,是一份庄严责任。古往今来,凡是有远见卓识的执政者,无不把改善民生视为经世治国的最高境界。只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只有“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才能赢得民心、聚集民智,从而凝聚起助推社会发展的磅礴之力。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回首无数苦难与辉煌的岁月,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逐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我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政策托底、保护弱势群体等方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人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

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采访途中,记者在浙南庆元县月山村的农家门前,看到一副春联:“春光似锦年年美,岁月如歌日日新”。

在这如歌岁月中,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我们正迈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