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吉林网」
据最新人口普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常住人口46.7万人中,有23万余人常年在外务工,外出打工仍是南江人收入的主要来源。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务工也需要一定技能,且务工并不是终生稳定的谋生依靠。“最终还需自己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在家创业才是长久之计。”南江县农民工服务中心主任孙鄂说。每年,南江县开展的各类职业培训达数万人次,培训农民不下3万人次。
年以来,南江县累计培训农村人才将近20万人次。“如今,每一个村‘两委’干部都经历过我们举办的村级后备人才培训。”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副校长胡绍荣说。通过农业、人社、电大等主管单位或各类培训机构培训出来的人中,也不乏创业的佼佼者。
如今,南江县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并出台政策,通过主动出寻往回招、驻外机构往回引、抱团返乡往回带、产业发展往回聚等方式,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激情。
在部队就很优秀的郑勇飞,退伍返乡后不甘沉寂,他发现自己的家乡元顶子乡自然生态条件好,山多草场资源多,很适合养殖南江黄羊。村里推荐他去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参加培训,回来后红红火火地办起了家庭羊场。
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是全国所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立足本县实际,开设科目多以农学专业为主,至今在校余名学生中,农学专业仍占五分之一。目前,该校已形成“一本两翼”的教学格局。“一本就是以学历教育为本,两翼就是我们成立了大巴山农民工培训学校和巴山土鸡研究院两个针对社会的培训机构。”胡绍荣说。
据胡副校长介绍,承担县上农民技能培训一直是该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年承担的针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在人次以上。”该校还跟四川农业大学等校外师资力量全面合作,发动本校90%以上师资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服务。
年起,小河职业中学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示,开设了村级后备干部专修班。该专修班分短、中、长期,短期针对脱贫攻坚期间农民对种植养殖业实用技术的需求开设,中期班针对乡镇或村推荐来参与培训的后备干部,长期班则针对初中毕业生,学制两年。
胡绍荣介绍,长期班为学历教育,学生毕业后须回所在村任后备干部,“这样充分保证了农村‘两委’干部均能接受到正规职业技能教育,为他们进一步成长为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奠定基础。”如今,村级后备干部专修班已成长为巴中市村镇学院,面向全巴中市招生。
李春林是一名返乡大学生,年参加村级后备干部专修班中期班进行一年半的学习,通过在校接受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农村矛盾纠纷排解方法、乡村治理基本常识等方面的教育,让他的知识结构和眼界胸襟都得到了充实提高,后高票当选为正直镇双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年5月,南江县成立了农民工服务中心。农民工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除了为本县农民工维权外,还有重要一项任务就是农民工技能培训。
“每年县里任务是培训农民工人次,实际培训人次远远不止。”孙鄂说,每年春节前后进行的农民工岗前培训,其他时间举行的在岗培训,以及劳务品牌培训、创业培训,都涉及到农民工。近年来,针对返乡或留守农民工的创业培训愈显重要。
三年来,全县共回引返乡创业人员人,且人人经过了相应创业培训,共创办经济实体个,带动就业人员余人,实现人均收入5万元。涌现出种植食用玫瑰余亩的丁小慧、种植青钱柳上万亩的王才华、种植金银花余亩的任导行等典型代表。
同时,县上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1.5亿元贷款授信,设立万元回乡创业贷款风险基金。县委、县政府每年还评选表彰10名回乡创业之星,每人给予15万元奖励。
近日,南江电大选送的学生丁小慧创新创业案例获得全国二等奖,这也是四川省唯一一个获得二等奖以上奖项的创新创业案例。丁小慧的成功跟不断学习进取分不开。回想当年,丁小慧也经历了一番坎坷。曾是留守儿童的她,因不想让年迈体弱的父母再度成为留守老人,年回乡创业种玫瑰。然而,因自己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加之父母生病住院,她的玫瑰园始终无法扩展,在年还遭受了巨大损失。后来,丁小慧陆续参加了县、市及省举办的各类返乡创业培训。通过市场调查,她从过去的切花玫瑰种植改向食用玫瑰种植,并流转了元潭镇亩地,带动7个村、8个合作社、9个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发展,最终让余人年人均增收元以上。
“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学习进取才能让事业不断跃升台阶。”丁小慧说。前不久,丁小慧又赴昆明参加鲜花饼制作工艺流程的培训,准备春节前亲手制作一批鲜花饼。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攻坚期间,四川和浙江展开东西部扶贫协作,从年起,浙江省缙云县一直对口帮扶南江,在扶贫协作诸多项目中,劳务协作培训是重要一项。
年后,浙江省东阳市继续对口帮扶南江,东西部劳务协作培训政策仍然延续着。今年将培训人次,目标是针对18至70周岁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培训内容包括核桃、黄羊、银花、茶叶以及养老护理、康养旅游、电子商务、建筑技术、挖掘机械等知识。
“东西部劳务协作培训效果很好,首先是培训有项目资金保障,学员和培训机构都有项目补贴,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另外,培训内容十分具有针对性,东西部协作不仅在南江有落地项目,可以直接惠及受训人员,而且也能指点打点对外劳务输出。”孙鄂说。
每年春节前后,缙云县都要组织浙江企业来南江考察劳务市场,并根据企业的需要开设培训课程,培训结束便将人员输送到“前线”,如此往复数年,赢得南江农民工充分赞誉。
缙云县与南江结对前,“缙云烧饼”已在7个国家和地区开店,年产值超过了22亿元。结对帮扶后,缙云县将这样的“好女”慷慨地远嫁南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从年7月起,缙云县选派“缙云烧饼”师傅,自带设备到南江举办培训班,先后共举办了6期,共培训人。学员培训后经过考试,可以拿初、中、高级证书,高级证书获得者能被授权开店。曾经的贫困户张海艳,获得了中级面点师证书。
如今,张海艳在南江沙河镇开了一家“缙云烧饼”店,逢场天至少要卖个烧饼,一年下来,毛收入10余万元;不仅如此,每逢大假或者光雾山红叶节,她把烤桶搬到光雾山上,一个月就能赚到在沙河一年赚的钱。“我算是真正尝到了创业的甜头。”张海艳说。
为鼓励创业,南江县出台了困难户“缙云烧饼”创业奖励政策,给予开店创业的困难户1至3万元奖励。如今,受东西部劳务协作培训扶持政策,成功开起“缙云烧饼”店的约10人,52人培训合格获得就业机会,一些“缙云烧饼”夫妻店、姐妹店、婆媳店受到热捧。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