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奇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根本。人才培养关键靠教育。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村空、乡弱,与城挤形成鲜明反差,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与当地产业脱节,通识教育、素质教育载体不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一片空白。如果不引起重视、早作布局,真正的农村实用人才还将继续缺位。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主力,在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决不能让农民成为拿着手机的“山顶洞人”。
义务教育、基础教育不可脱离乡土环境
从世界范围看,义务教育有两大共同特征,一是就近,二是免费。我国为减轻农民负担,从年开始撤点并校,全国3万多个乡镇、58万多个行政村学校数量锐减,由曾经最多时的60多万所减少到最低时的20多万所。一些村庄即便有学校,水平较高的老师也不愿留在村校,家长对本村教育质量不满意,让孩子到乡镇或县城就读。如此,便使乡村教育陷入学校大量撤并、学生越来越少、教师大量流失的恶性循环怪圈,乡村孩子面临新的上学难。义务教育虽然已经免费,但外出就读的经济负担比不免费的支出还要高出几十甚至上百倍。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的政策优惠完全被学校撤并带来的额外负担抵消。义务教育两大特征的失灵还将带来诸多严重后果。
打基础的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孕育生成的阶段,世界观是通过“观世界”形成的,在城市读书自然会生成城里人的“三观”,而农民与市民的“三观”截然不同,农民以会种养、懂技术、善经营为价值取向,市民则以善歌舞、能绘画、会弹琴为高素质(高考还能加分),脱离乡土环境的生活自然生不出农民的“三观”。要带着市民“三观”的孩子再回到乡村当农民,纯属两股道上跑的车,南辕北辙。同时,现代城市的高消费生活,灯红酒绿的迷人场景,也吊高了他们的胃口,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让他们再回到乡村生活,只能是一厢情愿。更何况家庭供养他们读书承担着较高的风险投资,急需得到及时的回报,他们毕业后更看重能在城里挣到月月到手的快钱,现实逼得他们不再有回村务农的念头。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孩子逐渐滋生了“劳动不光荣,赚钱才高尚”的心态。
人类对于知识的获取、积累、传播、创造分为三个阶段。农耕时代,读天地之书;工业时代,读文字之书;信息时代,读视频之书。农民这个职业和从事其他职业不同,务工或是经商只需要读文字之书、视频之书即可,而农民不管科技如何发达、手段多么先进,他们都必须既要读文字之书、视频之书,还要读天地之书、自然之书。农业是遵循自然规律的产业,先秦时代即孕育成形的二十四节气就是通过无数代人对大自然的观察,总结出的宝贵的人类农业文化遗产,于是就有了依托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枣芽发,种棉花,谷雨前后把种下”“芒种忙,麦上场”等大量农事经验。农业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生产者必须时刻拥抱自然,天人合一,与自然融为一体。何时开犁耕地、什么墒情下种、哪种作物适宜、各类病虫特征、鸡瘟猪病表现、瓜果采摘方法、收获最佳时节、产品储藏要诀等等,都须通过贴近自然、仔细观察才能掌握,即便再高明的科研技术人才,再发达的社会服务体系也无法完全包揽。作为生产经营者的农民如果置身事外,不懂基本常识,不能应时反应,就无法及时、准确地为专业服务者提供解决的信息。如发生病虫,农民不能快速发现、精准地向专家报告情况,专家就无法应急施策,很可能几个小时就让农作物颗粒无收。而全方位系统性地掌握农业知识,需要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乡土环境中接受熏陶。耳濡目染,练就“童子功”,才能培养出热爱自然的情感操守,遵循规律、尊重生命的思维方式,这是当好农民的基本素养。日本在城市建有几千个带有乡土特色的市民公园,就是为了培养市民尤其是城市孩子的这种情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是那方水土养育出的人,很难适应那方水土。乡土环境是乡村人才的孵化器,不是从这个孵化器里走出来的乡村人才,只能是某方面的专业人才、技术人才,知识的残缺、情感的残缺、思维方式的残缺不是书本里、视频上能够补足的。因此,乡村教育决不能走脱离乡土环境的“逆乡土化”邪路。
职业教育、技术培训不可脱离家乡需求
近些年,全国每县都建有若干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所设专业大多从提高家庭收入角度出发,目的是为家里培养一个能赚钱的人,而外出务工对于多数农村家庭来说是赚钱最快的途径,因此培训专业多为汽车维修、酒店管理、AI技术、导游导购、美容美发等能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城市就业技能。
职业教育技术培训针对提高家庭收入的做法很正确,但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镇)级政府,对此需要放长眼光,树立为“两家”服务的新理念。应在培育农民基本生存技能的同时,从长计议,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本土产业人才培育上,围绕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成长性产业,排出一、二个重点予以培植,针对未来不断拉长的产业链,不断提升的价值链,不断延伸的供应链,不断植入的区块链各环节需求,花费必要的代价,未雨绸缪,超前谋划,培养自身需要的实用人才,将农村职业教育办成为家庭发展和家乡建设“两家”服务的教育。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乡村的建设发展可以引进人才,但引进谈何容易?引进来留得住又何其艰难。依靠的主要对象必须是本土力量,只有培育出本土人才,才能发展壮大本土产业。如果乡村职业教育只盯住眼前,仅为家庭培养挣钱能手,把培养的学生都输送到城市,输送到发达地区,那么未来的乡村将成为人才荒漠,乡村振兴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乡村职业教育要实现为“两家”服务的目标,不光需要放长眼光,做好规划,科学论证,谋定而后动,更需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做给一任看,矢志不渝,紧抓不放,切不可换一任领导变一个产业,换一任领导变一个思路,结果前功尽弃。沙县小吃是沙县二十多年来一直全力培植的产业,县里免费培训人才,今天已经发展成门店遍及全国县乡的著名品牌。
人才带产业,产业育人才。人才与产业互促共进,全国涌现出许多成功范例。山西省年开始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实施工作方案,每年安排10亿元左右用于全省万人技能提升培训,强调结合本地产业实际,开展特色培训项目,提出“一技在身,一证在手,一条致富成才路在脚下”。目前全省各地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浙江省缙云县以烧饼为主导发展农家特色小吃,成立“烧饼办”,注册了“缙云烧饼”集体商标,每年安排万元专项资金,实施缙云烧饼品牌战略,如今已经累计培训烧饼师傅1万多人,从业人员1.5万人,在全国各地开办示范店多家,发展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等8个国家,烧饼产业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设施蔬菜之乡”的山东寿光,已经催生出1多家农字号企业,仅大棚建造和管理设备研发企业就多达多家,种子企业达多家,山东全省大棚70%以上、全国新建大棚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关键得益于当地对本土人才坚持不懈的培育。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根本是人才振兴。只有培育为家乡发展所用的本土人才,才能用得上,留得住,扎牢根,不走心。
通识教育、素质教育不可生搬硬套
我国古代将社会职业分为四类:士农工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农民只要做好生产就行了。如今社会和市场环境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农民如果想要适应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士农工商的知识都需要掌握。首先是“士”阶层的知识,即领导干部所要掌握的法规政策,农民需要掌握。中央每年出台的一号文件,每次都有新内容,再加上各涉农部门不断调整的涉农政策,如果这些掌握不到位,信息更新不及时,就很难做出正确的生产决策。其次是加工业知识。今天那种“披头散发(不加整理)、赤裸身体(不做包装)、没名没姓(没有牌子)、来历不明(不标产地)”的在售农产品已经少人问津,精深加工,并且还要搭上种养加的产业链条才能大幅增值。再者是商贸知识。生产加工上去了,不懂商贸经营,不联通产供销体系,产品照样卖不出好价钱。专家测算,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利润只占全部利润的10%左右,其余都隐藏在加工销售储运等后续环节中。同时,农业现代化对现代农民的职业素养、综合素质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农民,农业现代化就只能是画饼充饥。
“士农工商”一肩挑的现实,要求对农民全面开展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在这个问题上,一是不可照搬发达国家的做法。世界上比较成功的范例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农业,依靠各类企业合作组织推进。我国是小农户为主体,小农户参与许多专业合作组织代价太大,不划算。另一条是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小农,依靠综合性合作组织推进,我国目前尚无这种组织,能否发育出这种全面包揽的合作组织尚不可期。可见这两条道路都不适合中国国情。二是不可照搬城市过度依重网络的做法。互联网自年进入中国至今20多年的时间里,已经成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发布信息、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社会成员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尤其在城市,人们与网络须臾不可分离。年5月29日11时10分,上海移动网络出现10分钟异常,于是有人开机关机,有人查验SIM卡,有人导航走错路,有人外卖点不成,有人炒股错过点,有人怀疑遭诈骗……种种场景异彩纷呈。但是,在乡村仍有大量农民没有接触过网络。年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尚有5.88亿人从不上网,这个占总人口将近一半的庞大群体主要集中在乡村。
解决上述问题的现实途径就是发挥制度优势,在每个乡镇都建一所免费开放的公益性农民学校,将其打造成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传播先进文化、传授新知识新技能、培育造就新农民的重要载体。农业农村部应成立农民教育局,专门负责与农民学校开办和运营有关的具体事宜。中国教育协会也应该专门设立一个农民教育专业委员会,配合农业农村部农民教育局抓好乡镇农民学校的教学工作,可将课程分为选修和必修,使学员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自由选择自己的兴趣。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使世世代代的农民从来没获得过像今天如此多的空闲时间。有关调查显示,农闲时日均闲暇时间多达.7分钟,除了打牌喝酒、唱歌跳舞,别无他用。只要农民学校的方向定得准,内容设置好,就一定会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不仅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平台,也是他们沟通互动的平台,交流情感的平台。
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不可缺位
目前我国3亿多农业生产经营者文化结构为大专(本科)1.2%、高中(中专)7.1%、初中48.4%、小学37%、没上过学6.4%。如此状况,当然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更何况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科技发展秒新分异的时代,各个领域随时都可能发生颠覆性变革。在农业领域,传统农具和农技已经被现代机械和现代技术、现代管理所取代,知识的老化每时每刻都在大量出现,如果不能及时更新,会迅速被现实淘汰。因此对农民开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必须提上议事日程,提到应有的高度。
城市里各大型企业对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十分重视,经常开展各种培训,华为还摸索出“”培训法则。相比之下,乡村尚没有一个适合农民参加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平台,曾经的农广校已名存实亡。
农业农村部在农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先后遴选了一百多个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摸索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但多是个案典型,覆盖面小,影响力低,体系性弱,制度化缺。应在乡村全面建立分层次、多形式、广覆盖、制度化、可持续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网络体系。选择重点,抓住关键,对生产经营型为主,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为辅的“一体两翼”新型职业农民,培植扶持一批,培育提高一批,培养发展一批,培训储备一批,为乡村全面振兴源源不断提供实用人才,为一村一乡或一个产业打造“能人丛”“技术群”。应结合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做好农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设计出发展大纲,并将其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应广开门路、多措并举,为乡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持。美国农民每年都会为自己安排一到三个月时间到大学听课,不然,来年就无法经营。可鼓励农业院校利用农闲时间,开办农民课程,分季度招收农民入学,由国家给予经费补贴。支持地方政府、工会以及社会公益团体联合建立农民技能培训基金,与大学一起培养定向农民大学生。允许农业院校的教师到合作社、家庭农场兼职或自主经营,支持有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经验丰富的农业企业家和家庭农场主与高校教师联合招收研究生,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作者简介:刘奇,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主要著作:《刘奇文丛六卷》《中国三农危与机》《贫困不是穷人的错》《大国三农清华八讲》《乡村振兴:三农走进新时代》等十余部。
本文刊于《中国发展观察》杂志年第21期
《中国发展观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编辑出版,是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性半月刊,开设有战略、宏观、区域、世界、法治、社会、文化、前沿、产业、智库论坛等栏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权威性、可读性。《中国发展观察》在学术理论界、各级党政机关以及企业家阶层拥有广泛而稳固的读者群,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重要机构和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权威数据库列为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亦城财富中心A座7层(邮编:176)
网址: